近日,龙凤镇通过多部门联合调解,高效化解两起积存矛盾纠纷,有效防范了矛盾激化风险,既展现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力度”,也展现了基层化解矛盾纠纷时的“温度”。
依法调解分歧明,化解误会说通情。务工人员欧某与包工头周某因2022年至2024年工资结算问题长期争执,欧某多次反映诉求并扬言会采取过激行为。镇综治中心联合司法所、农民工服务中心成立专项调解组,调解中,当事双方各执一词,周某认为已经向欧某支付了部分费用,剩下金额与欧某所说不符,欧某认为自己未收到过支付款项,双方各执一词,使得调解陷入了僵局。调解组不厌其烦核查双方近年来账目流水、微信转账记录等,最终厘清争议焦点:一是双方对2022年务工天数存在分歧,且欧某因未及时查收转账而误判欠薪金额,二是周某在欧某生病期间支付的费用是否算做归还欠款一事存在分歧。调解中,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一步步将争议焦点化解,通过逐一比对双方工账、微信转账及现金来往,核清欠款,双方达成一致。最终,经过调解组的多方沟通和耐心工作,周某现场结清了全部款项。至此,此次矛盾纠纷得到圆满化解,调解组耐心细致的态度获得双方当事人一致点赞,双方成功和解。
双方本是一家亲,利益互换得双赢。朝天村村民苗某文和苗某明本是堂兄弟,不过因为村民苗某文因建房运输材料需使用邻居堂兄的苗某明的屋前道路而产生矛盾,双方因土地权属问题多次发生肢体冲突,矛盾一度升级。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得知此事后,联合村委会、司法所、派出所组成调解专班,经过一个多月的8轮调解,提出“空间换路权”的方案:即苗某明同意苗某文使用门前承包地改建道路的通行;苗某文则同意苗某明可沿主居房右侧修建1.5米围墙,向自己宅基地延申0.5米,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既讲法理又说情,矛盾不上交,调解暖人心。两起案例中,龙凤镇一方面坚持依法调解,核实和固定相关转账凭证等重要证据,精准把握各项法律规定,避免推诿扯皮,专业核查厘清事实,确保了双方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稍作让步,推进利益互换等,推动矛盾顺利化解。下一步,龙凤镇将持续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基层,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